握好“接力棒”,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云上黄梅报道(通讯员:张云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6月2日,黄梅县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6月19日下午,刘佐乡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工作培训会,这是黄梅县乡村振兴局挂牌之后,刘佐乡第一次以乡村振兴办的名义召开的培训会。

脱贫攻坚伟大工程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举措,刘佐乡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做好脱贫成果“接力”工作,完成“促脱贫”到“促振兴”的转变,举全乡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成果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握好党建引领“接力棒”。“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刘佐乡继续借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以“党建促振兴”,建立党组织书记亲自抓,“第一书记”亲自督的长效机制,落实不定期对相关工作督查检查措施,以持续强化管控力度、责任强度,抓好抓紧工作进度的工作作风,做好“堡垒工程”,发挥好“头雁效应”,打好乡村振兴“起跑线”。

握好队伍建设“接力棒”。扶贫队伍就地转化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刘佐乡积极实施人才队伍优化提升行动,以自学乡村振兴新政策带动各村正确落实乡村振兴新措施。同时,加大各村业务骨干及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业务培训力度,借助能人回乡契机,吸引“土专家”、在外能人等加入乡村振兴建设,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筑牢乡村振兴“垫脚石”。

握好稳岗增收“接力棒”。贫困人口务工、就业稳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刘佐乡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拉网式排查,掌握各村劳动力情况,并每周进行电话抽查,确保劳动力人员信息精准,务工状态实时更新,及时掌握返岗、失业人员相关信息,并提供光伏公益性岗位、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平台做好安置工作,大大减少了返贫风险,提升了脱贫质量,搭建乡村振兴“高架桥”。

握好产业发展“接力棒”。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精心打造特色产业专业村。刘佐乡是传统农业乡,有四大特色产业,分别是稻虾连作、银杏基地、草皮基地、蔬果特色基地。其中以蔬果特色基地中的花生最为出名,刘佐乡将继续依托土质特点,大力发展花生产业,以宏星为基准点打造试验地,建立高产区,走“大户连小户,小户连基地”的市场发展模式,探索高新加工技术联合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催生一批花生深加工企业,打造地标产品,开设乡村振兴“直通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挑战,刘佐乡上下严阵以待,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努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全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提交乡村振兴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