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攻坚在行动 |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全面改造提升城区交通路网

道路蝶变加速推进,既是城乡建设的重点,也是群众获得感的联通支点。连日来,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流域治理工作组聚焦我县城区滨河西路和晋梅南路(先锋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紧盯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工期,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全力推进施工进度,确保道路尽快建成通车。

11月27日,在滨河西路(滨河国际至东方阳光城段)黑化升级工程项目现场,混凝土搅拌机、工程运输车辆等机械来回穿梭,工人师傅们紧密配合、规范作业,整个施工现场繁忙有序。

滨河西路位于新县河西侧,是城区重要的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景观要道。2019—2021年期间,为了配合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境货车绕行至滨河西路,导致滨河西路交通量陡然增多,道路负荷过大,致使沥青路面多处破损。

“这条路坑坑洼洼、千疮百孔,特别是下雨天,出行十分不安全。”说起修建前的滨河西路,滨河国际小区居民徐刚心有余悸,他希望滨河西路早日建成通车,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据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现场负责人费金晶介绍,滨河西路(滨河国际至东方阳光城段)全长约1253.693米,项目主要涉及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地下管网清淤、雨污管错接混接改造、路基平整等工作,后续将会加快施工进度,开展修复路缘石、铺设沥青混凝土、划定标识标线等作业。工程完工后,将会进一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

此外,在高铁新区的晋梅南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挖机在修整水稳层,工人两两一组正在湿接缝施工,远处,工人和机械正配合着安装路缘石,现场一派繁忙。

晋梅南路(先锋路)西起中福瀚林城,东至滨河大道,道路全长1770米,全线按城市次干路标准设计,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桥梁工程等。道路通车后,将进一步缓解周边学校上下学的交通压力,优化高铁片区的基础路网建设。

“目前,全线的排水管网、路基结构、桥梁下部构造及梁板的吊装已全部完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袁冬景说,下一步将黑化路面结构,铺设人行道步砖,积极推进施工进度。

“之前接送小孩上下学,都要绕行晋梅大道。要是晋梅南路通车了,那将会节省不少时间。”中福翰林城小区居民徐增长说。

近期,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流域治理工作组着眼全县发展大局,充分考虑群众出行需求,加快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服务“大民生”,把大路网中的“梗阻部分”作为“微循环”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实在在的“刀刃”上,打通“丁字路”和“断头路”,全力构建高效便捷、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改善的是路面,通达的是民心。此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城区面貌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流域治理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县住建局副局长程进进表示,将会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工程进度,力争在春节前建成通车。